Posted 三月 29th, 2011 by neillai
category :

【2011.03.29/工商時報/記者陳穎芃/綜合外電報導】

據紐約時報周一報導,臉書、Zynga等網路社交業者近來成為華爾街與創投業爭相投資的標的,公司市值飆漲,不免使投資人擔心這波熱潮將演變成當年的網路泡沫,但部份人士認為今昔市場大不相同,因此泡沫化機率有限。

外傳將在今年首度公開發行(IPO)的臉書(Facebook)和Zynga在過去2年間已吸引龐大資金,促使兩家公司市值成長5倍。近來火紅的團購折扣網站Groupon在1年前市值僅14億美元,如今IPO總價也可望高達250億美元。

然而,在這一波新創公司市值飆漲,也勾起部份人士1999年網路泡沫的回憶。當年美國共有308家科技公司完成IPO,其中規模最大的24家公司市值總計709.6億美元。今年預計進行IPO的公司包括臉書、Zynga、Groupon等5家,合計市值就高達713億美元。

身為臉書投資人的私募基金Elevation Partners管理總監麥克納米(Roger McNamee)即表示:「我擔心投資人以為所有社交網站都會像臉書一樣成功。」

麥克納米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。1992至1998年高盛旗下私募基金GSCP對科技及網通類股鮮少涉獵,卻在1998年針對科技類股設立一筆價值28億美元的投資基金。此後兩年內,該基金一共進行了56筆投資,平均每筆金額在2,700萬美元,但最終只賺了17億美元,其中40%更在網路泡沫瓦解後損失殆盡。

但部分人士認為,當年的市場狀態和今日大不相同,因此不該相提並論。首先,1999年上市的科技公司多達308家,占當年IPO總數的一半,但去年上市的科技公司僅20家。

再者,當年這些上市公司多半規模小又缺乏商業模式,但諸如臉書、Groupon等公司不但已經開始獲利,營收成長速度也相當可觀。更何況當年全球網路人口還不到總人口的5%,如今寬頻網路已是市場主流。

專門為預備上市公司提供諮詢的Class V Group創辦人拜爾(Lise Buyer)表示:「市場上確實又湧現一股狂熱,但只局限於特定企業族群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 -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